據(jù)泰國《世界日報》1月5日報道,泰國商業(yè)部長蓬提娃透露,2010/2011年各類主要季節(jié)性農產品將呈*趨勢,主要為大米、木薯、豬肉、雞肉、雞蛋、蝦、玉米、棕櫚油、椰子、咖啡豆和黃豆。
國內種植產地普遍受到天氣多變、蟲害及水災影響,使農產品上市量減少,但是消費市場、工業(yè)對農產品的需求仍持續(xù)增加,后者需要使用農產品生產替代能源,促使農產品價格在季節(jié)初期便*。
隨著對糧食需求增加,由于市場可能遭受糧食產量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問題,預測2011年泰國大米出口量約達900-950萬噸左右。不過,2011年泰國大米產量估只有2,217.7萬噸,低于2010年的2,325.3萬噸。預期稻谷市價高于*擔保價格,茉莉香米每噸估約1萬5,300銖,府級香米每噸1萬4,300銖,巴吞他尼府米每噸1萬1,000銖,粳米每噸1萬銖,糯米稻谷每噸9,500泰銖。如果大米市價低于*擔保價格,政府必須采取援助措施。
木薯受到蚜粉病害、缺少幼苗及水災的影響,導致產量減少60萬噸,導致全年產量估低于農合部原預期的2,065.9萬噸。木薯產量無法滿足工業(yè)需求,價格趨向飆升。木薯目前價格平均每公斤3.05到3.10銖,而擔保價格只有1.9銖。
*預測,2011年豬只產量估1,238萬只,增長2.14%;肉雞產量約9億5,729萬只,提高1.2%;雞蛋產量估約98億8,500萬個,增加1.32%,產量隨需求增長而提高;白蝦產量約49萬2,000只,低于2010年的50萬6,000只,減少2.61%,與競爭對手國一樣,受到病害及水災的影響,促使市場需求增加,刺激售價上漲,但是需要關注泰銖升值問題。
蓬提娃表示,國內的消費類農產品,如玉米飼料,預計產量為445萬4,000噸,比2010年減少3.5%,其中80%的產品已經進入市場。同時玉米飼料重要出口國如美國、巴西的產量也趨向降低,促使玉米飼料趨向加價。2010年12月碧差汶府的玉米飼料價格平均每公斤8.35到8.5銖,相比*擔保價為每公斤7.14銖。
商業(yè)部預測,棕櫚果2011年產量為970萬9,000噸,增長15.11%,可提煉約165萬噸生棕櫚油。其中91萬2,000噸生棕櫚油將用于生產食用、44萬4,000噸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其余用于出口及庫存。由于2010年發(fā)生旱災,使棕櫚果實際產量低于預估,而且消費需求和工業(yè)需求增加,刺激價格高漲,2010年12月的棕櫚果價格每公斤7.5銖到7.6銖。
針對椰子的產量,估剩余約10萬噸,減少23%,因為部分椰子種植地區(qū)被改為用于旅游用途,例如興建度假村。但是椰子需求量仍增長,使2011年椰子的價格趨向持續(xù)上漲。2010年12月農民出售椰子的價格為每個12.02銖,但曼谷市價高達24.25到24.5銖。
咖啡豆產量估4萬4,959噸,降低8.16%,因為產地減少及咖啡開花季節(jié)的天氣多變,使產量少于需求量5萬8,000噸,導致咖啡豆價格持續(xù)看俏。
部分農產品更需要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例如黃豆,國內產量為19萬噸,但是需求量高達178萬9,,000噸,預計需要輸入150萬到160萬噸,由于市場供不應求,預期黃豆價格趨向上漲。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