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在橡膠混煉生產過程中,膠料首先會在密煉機內完成初次混煉,而后通過開煉機自動翻膠、擺膠終完成膠料的混煉。在密煉機內混煉過程中,橡膠在上頂栓和密煉機轉子機械剪切力下溫度不斷升高,膠料發(fā)生熱氧化裂解作用,導致部分小分子物質揮發(fā)。同時,在開煉機擺膠、翻膠混煉過程中,膠料繼續(xù)在剪切力作用下,也排放一定量的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
治理工藝流程
密煉機投排料廢氣首先經管道收集,進入到除塵器進行除塵,然后與開煉機廢氣匯集,經風機送入到旋流板洗滌塔進行預處理,經預處理后的廢氣進入到生物除臭設備。氣體自下而上穿過,與填料及生物菌種充分接觸,污染成分被生物菌種捕集并分解,此過程中大部分污染物得以去除;經生物洗滌后的廢氣進入到末端低溫等離子處理設備進行進一步處理,終達標排放。
1. 管路收集系統(tǒng)
管路收集系統(tǒng)主要由離心風機(風量40000m3/h,全壓2.3kPa,功率37kw)集氣罩、風管、風閥等構成,主要用于將廢氣源廢氣收集輸送至后續(xù)處理設備中。該膠帶公司現有兩套密煉機生產線,每套密煉機生產線匯集路配備一個自動風量調節(jié)閥,與密煉線聯動。
2. 預處理系統(tǒng)
膠料混煉過程產生膠料粉塵,廢氣經除塵器后仍會有部分粉塵,為保證后續(xù)除臭效果,在除臭設備前增加旋流板洗滌塔(Φ2600×6000 mm),進一步去除粉塵。旋流塔中設有旋流塔板,其形狀如風車葉片,當氣流自下而上通過葉片時產生旋轉和離心運動,噴淋液通過中間盲板均勻分配到每個葉片,形成薄液層,與旋轉向上的氣流形成旋轉和離心效果,液滴包裹塵粒受到重力作用下落,而氣體從排風口排出。
3. 除臭系統(tǒng)
生物洗滌塔(Φ2600×6000 mm)采用液體吸收和生物處理的組合作用。臭氣首先被液體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①原理:污染氣體經過填料表面初期,污染氣體與洗滌溶液充分接觸并溶于其中,洗滌溶液中的微生物菌群以污染成分為營養(yǎng)源,在適宜的溫度、濕度、pH值等條件下進行新陳代謝,污染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凈化再生的洗滌溶液被重復使用。
②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繼電器、接觸器、儀器儀表等一系列配套的電氣元件組成,目的是實現對水泵、風機、液位、溫度以及一些附件的全自動控制,以保證整套除臭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a)水泵(流速44m3/h,揚塵16m,功率4kw)。運行時一用一備,一臺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另一臺,保證噴淋系統(tǒng)不間斷運行。水泵設有低液位保護,當液位低于一定值時水泵開啟,直至液位高于一定值時自動關閉。
b)液位控制。水箱內安裝有液位計,進水管、排水管均設有電動閥門。當液位低于一定值時進水閥開啟,到達一定值時關閉;生物水箱排水閥在pH高于或低于一定值時開啟,排至一定液位時關閉。
c)溫度控制。水箱內安裝有加熱器和熱電阻,當溫度低于一定值時加熱器開啟,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加熱器關閉,以保證設備在冬季的正常運行。
低溫等離子箱(4500mm × 2000mm × 1800mm),其工作原理是施加一個外加電源,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利用這些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廢氣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發(fā)生分解,并發(fā)生后續(xù)的各種反應以達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經檢測,VOCs入口濃度(以NMCH計)為30mg/m3,出口濃度(以NMCH計)9.8 mg/m3,基本達到了排放要求。
序號 | 名稱 | 年消耗費用(元) |
1 | 電 | 292530 |
2 | 水 | 1400 |
3 | 合計 | 293930 |
注:①年運行按350天估算;②加熱器僅冬季氣溫較低時開啟,全年按700h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