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早已上升為國家重大戰(zhàn)略,加之2020年收到特殊事件的影響,進口冷鏈食品等溯源更是迫在眉睫,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和國計民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吉林加強對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管控
近日,為防范通過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輸入風險,全面加強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管控,吉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發(fā)布通告,現(xiàn)推廣使用“吉冷鏈”追溯系統(tǒng)。
“吉冷鏈”追溯系統(tǒng)主要從六方面進行規(guī)范要求,包括從事進口冷藏冷凍食品加工、銷售的生產單位、餐飲服務單位等,使用“吉冷鏈”追溯系統(tǒng),確保進口冷藏冷凍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精準定位。
天津冷鏈食品實現(xiàn)全程可追溯
天津市市場監(jiān)管委依托一個平臺,形成了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追溯、交易量統(tǒng)計、“五不準”監(jiān)管等嚴密體系,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jiān)管。
其中,不斷完善追溯平臺建設,即新建海關口岸、一級冷庫等三個端口等,做到追溯信息全面、準確,努力實現(xiàn)“從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確保餐桌美食品質安全。
大慶進口冷鏈食品無追溯碼不得銷售
隨著“黑龍江冷鏈”追溯平臺在大慶市推廣及應用,20多天來,已有320余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上線”平臺,并且明確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無電子追溯碼將不得在市場銷售。因此商超、生鮮便利店、海鮮店、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第三方冷庫等經營進口冷鏈食品均需在平臺進行相關信息錄入,并將追溯碼粘貼于冷鏈食品產品外包裝明顯處。
無疑通過“黑龍江冷鏈”追溯平臺,搭建起了大慶市對進口冷鏈食品產品來源、流向、消毒、貯存等實現(xiàn)全鏈條信息化的追溯平臺。消費者只要點擊“追溯應用”中“產品追溯”的“掃一掃”功能,即可查詢產品追溯信息。如發(fā)現(xiàn)進口冷鏈食品未使用“黑龍江冷鏈”平臺或者進口冷鏈食品上未見電子追溯碼,可進行舉報。
呼和浩特全面推行“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
為了切實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內蒙古呼和浩特在全市推行“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實現(xiàn)進口冷鏈食品的常態(tài)化監(jiān)管,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保證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隨著“蒙冷鏈”上線,相關部門積極開展系統(tǒng)的推廣運行,引導進口冷鏈食品經營主體將銷售、生產、餐飲服務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流通信息納入系統(tǒng)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河南推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
日前,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于《推廣應用河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的通告》。為了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控,河南省已于近日上線了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簡稱“豫冷鏈”),可實現(xiàn)全省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等進口冷鏈食品全程追溯管理。
對于食品生產經營者來說,面向消費者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時,應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或貨柜醒目位置加貼“豫冷鏈”追溯碼,在使用“豫冷鏈”按批次為相關產品進行“豫冷鏈”追溯碼賦碼后方可銷售。“豫冷鏈”將不斷完善升級,建設全鏈條追溯監(jiān)管功能,盡量簡化操作程序。
小編結語:新《食品安全法》明確規(guī)定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隨后又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部署加快推進全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除了國家層面的食品安全相關法規(guī)外,我國各地區(qū)也頒布了不同的溯源制度建設的政策,逐步構建了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相信隨著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上線應用,定能保證餐桌飲食安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