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不同程度的提升,貼上“純綠色”“有機 ”標簽的蔬菜受到越來越多國民的關注。但同時,如何確保供應有限的有機蔬菜到達消費者手里時仍保持其新鮮度也成為一大難點,隨著冷鏈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利用好冷鏈賦能有機蔬菜發(fā)展將成為關鍵。
據悉,安徽望江縣太慈鎮(zhèn)目前已建成50個普通大棚、2個保溫大棚,形成了一個規(guī)?;挠袡C蔬菜種植基地,但由于當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有機蔬菜供應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另一邊,地處甘肅省西北部的酒泉市也在積極拓展有機蔬菜種植,2009年至今,酒泉市有機蔬菜種植覆蓋面積高達11萬畝,主要種植了西紅柿、黃瓜等優(yōu)質有機蔬菜。但由于外圍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有機蔬菜供應仍很緊張。
當前,有機蔬菜市場需求量遠大于供求量,在現有的種植規(guī)模下,更要確保出產的有機蔬菜能夠盡數進入市場,并滿足消費者能吃到新鮮、高質量蔬菜的要求,這對有機蔬菜采摘后的運輸、保存等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關部門對冷鏈行業(yè)的政策扶持就為有機蔬菜未來發(fā)展做好了鋪墊。今年五月,農業(yè)農村部印發(fā)《關于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將對建設水果、蔬菜等生鮮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的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進行資金獎勵補貼支持。
以冷庫為基礎的冷鏈基礎設施建設起來,采摘后的有機蔬菜就能快速存儲到利于保鮮的低溫環(huán)境中,能夠盡可能的保證有機蔬菜產品品質,減少蔬菜質量、數量上的損耗,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低溫能有效抑制細菌的發(fā)生率,進一步提高有機蔬菜產品安全。
據悉,泉州市加強對冷鏈項目的政策扶持,以專項資金支持農產品冷鏈項目建設,近5年來該市已建冷庫近3萬立方米,為蔬菜等農產品提供低溫儲藏庫容量3萬噸。以冷鏈基礎設施為蔬菜從農田進入市場保駕護航,成功幫助當地解決了生鮮蔬菜貯藏、保鮮問題,打開了當地有機蔬菜市場。
當然了,除了前期的貯藏,從冷庫進入市場的過程也不可忽視。生鮮食材不耐高溫和運輸,尤其是有機生鮮。從冷庫出貨的有機蔬菜在經過運輸到達附近城市的大型蔬果超市、餐飲連鎖店后,需盡快放入冷藏設備中,以維持蔬菜的新鮮和質量。
突破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后勁乏力困局。隨著生鮮蔬菜受到市場歡迎,冷鏈行業(yè)也在高速發(fā)展,借力冷鏈,用低溫存儲讓高質有機蔬菜從蔬菜大棚安全進入千家萬戶餐桌,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我要評論